12208323_607013666106550_3440459625782527504_n.jpg

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簡述

道德齊禮,人民毋須害怕刑罰威逼,這樣才是大德行者的威嚴。所以修道治世不該壓迫人民的居所,不能讓人民厭惡自己的生活;只有人民安居業不厭惡生活,那麼自然不會厭惡上位者的治理。所以聖人修道治世,在意的是自我用心的反省,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而不是努力展現豐功偉業想獲得人民的認同;用心的是對自己的要求與鞭策,而不是別人對他的推崇與尊敬。因此修道者必定要去除那外在的執著,專注於內在德性的成長!

 

 

本章強調聖人修道治世,自知自愛,德厚而威自至。本章義與為政第三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人民雖免於違法犯紀但非真誠真心,民風不淳,國家社會之基石已頹,敗亡之日可待。反之,若能以火引火,民性自明,好德尚禮,天下平矣,此方乃君子之大威。俗人總以「威」字乃勝人之意,故上位者無不竭盡全力,彰顯豐功偉業以收民心,歌功頌德以彰己貴,甚或強調制度名位,動輒以禮度苛責,此與古之霸主權貴又有何異!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修道治世應如是乎!仁民愛物使百姓無厭,則近悅遠來,何患無民!因此老子奉勸修子不要沉溺於外在名利富貴之眷戀,而是應該用心專注於內在自我靈性德行的成長。正所謂:「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修道者更應戒慎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es5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