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見章第四十七
不出戶,知天下。不闚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簡述
聖者不須出門行訪,便知天下事物,也不須從窗牖去窺探,便可了悟大道的真理。因為真理大道並非向外追求的知見,反而是深入內觀自省方得。若能格物致知,則其理一也,雖不出戶窺牖,以理推之亦不遠矣。反過來說,修道人若不能認清大道真理乃自性具足,而向外追求,恐落於知見而越離越遠,而真正自性受用的卻越來越少。因此聖人不必行訪便知天下事物,不需親眼看見也能瞭解闡述,不用作為也能成就一切。
智慧是自性具足的本然德性,是人性的光明與良善;知識則是思考邏輯、見聞才能的廣博,兩者並不能也不需放在一起比較。古聖先賢只是對於世人費心外求知識卻使智慧蒙塵而感嘆,更對修行之人誤以為見聞博學為智慧而憂心。本章若從文字上解釋為:聖人不必行訪便知天下事物,不需親眼看見也能瞭解闡述,不用作為也能成就一切。似乎又把聖哲給神格化了!與其如此解釋,不妨思考:聖人的知不是單靠外在的行為來獲得,而是內在有著謙懷好學的德性,聖人之所以粗細玄妙,左右逢源,不是單靠見聞廣博,而是內在有著靈明不昧的純善良知,聖人之所以成就圓滿不單靠努力作為,而是不斷內省自修終能內聖外王。六祖壇經云: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則般若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