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621.JPG  

明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簡述

 

上等之德是由道體自然流露,自身並不會認為是在力行道德,唯有如此才是真正有德之人。反過來說,處處在為人處事上擔心失了德行而刻意為之,反倒容易過度偏激而失了德行。上等的仁心之士,他的付出也應當是以無為體不求回報的行為;行上等的義則是要明辨是非善惡,自然是有為的合宜行為;行上等禮教的人,雖是外在環境因緣不同,但也勇於帶動化俗引導人們合乎禮教。所以仁、義、禮都是真實的德性應機應緣所佔現出來的德目。正因為如此,人們迷失了大道賦予的本來面目,就只能憑藉道德來引導;若是連道德也逐漸淪喪之際,便需藉著啟發仁慈之心來引導;甚至當仁慈的心念也受到矇蔽時,就必須靠著明辨是非善惡來規範行為了;但如果連明辨是非善惡的觀念都不復存在,那就只剩強調形象上的禮教規矩來規範了。所以從等刺逐漸淪喪來看,今世強調形象的禮教規範,正表示人心中信早已淪喪到薄弱不堪的境地。這些追求名相德行的知見都只是大道華麗的外在卻也是人心愚昧的開始。因此,有志於道者,必當讓自己掌握那純樸的本心而非注重薄弱的外在行為,應當要回歸到的本然實相而非在知見意識下功夫,故修道就是去其本無,還其固有罷了。

 

 

本章闡明德由道來,離道之無為無所謂真德。金剛經云:菩薩無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只是末世之流,道不復久矣!古聖哲只得循序漸進以仁義教之,以禮儀導之。可惜,終亦流於念誦,早已忘了孟子慨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徵於今之世,不正如莊子知北游篇:「道不致,德不可至,仁可為,義可虧,禮相偽也」。雖說禮教為末,道德為本。然今修子,若執此文字名相,獨尊道德,卻不知修禮守儀,可不謂迷乎。大學云:「誠於中形於外」不正是最佳的解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es5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