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fbd694c0da33bc96cd6ab912ff2fc6  

化道章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何有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可託天下。

 

 

 

 

 

簡述

 

人生過程中,無論是得意受人寵幸讚揚,或是失意遭人羞辱批評,都容易對心中的本位有所動搖和影響。因此,人生中最大的憂患並不是外在的遭遇;而是所擁有的這個身體。寵辱若驚是什麼意思呢?一般人總是認為得寵是好的而受辱是壞的,但無論是好的壞的,得到時都會讓人產生很多的心念:碰到好的心生驕傲又害怕失去;碰到壞的心生怨懟又厭惡逃避。失去好的心生不甘有萬方算計;遠離壞的心生竊喜又害怕重蹈。這些點滴的心念起伏往往讓人蒙蔽了理智而有了不當的作為。這就是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剛剛說的那些寵辱,莫不是因為人把這個身軀看得太重,才會跳不出生命起落的陷阱,試想如果沒有了這身軀,那些寵辱又與我何干呢!所以,如果能把眼光放大放遠,不再執著於自我的小世界,將這身軀用來為天下眾生謀福,自然能得受上天的付託,能夠為眾生付出生命的愛必然也能受到眾生的託付。

 

 

 

 

 

本章延續虛中體用本末之理,為腹生命本質與假相之別,申論了生命內涵與價值的實意。態度決定高度,一個人如果眼光僅止於個人私利寵辱得失,自然庸庸碌碌之後的成就與價值也僅止於浮萍般的短暫旅程;反觀若能胸懷社會人群,法古聖哲之以天下為己任,續眾生慧命明燈為天職,則所留下的價值與影響必然千古流芳,為後世萬民所景仰。論語泰伯篇第六,曾子云: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為何大節猶然不可奪其志,其志乃因明虛中體用,了為腹真假,故能於寵辱之間,立生命之志,此志力也,何可奪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es5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