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建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簡述
君子對於德行的建立與實踐,不會被外在環境的變化衝擊而取代,君子對於本然自我的認知與肯定,也不會隨便改變或放棄,因此能受到後代子民源遠流長的祭祀與效法。ㄧ個修行者立志學道,修行對個人而言,成就了本身最真實的自我;如果還能擴充於家庭,德行便足以庇祐子孫;如果更能擴及鄉里,對於人群的影響教化更是深遠長久;如果可以擴及國家,影響的層面自然是更為廣大;進而能將德行推展至天下,那麼天下蒼生皆能受到感化滋潤,就能像大道一樣的普遍流行。所以,一個修行人可以從自身的修行,進而觀照旁人的因緣實相,覺察自性本是平等無差;也可以從一個家庭觀照到其他的家庭,了悟此生因緣需藉著智慧善了圓滿;也可以從一個鄉里的人心轉化,體悟到人群的心念的影響是可以謂為潮流風尚;也可以從一個國家的盛衰榮敝觀照到為政者教化人心的重要;更能從天下萬物的生殺循環領略真道無為的竅妙。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可以對天下之理了解如此透徹?以上就是最真切的答案。
學者修道立德,初心恒志最為重要,斷不能為因緣環境變化而喪志退轉。古人曰:「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即是言實踐推行大道之次第,由己而外,由身至家,由家至鄉,由鄉至國,由國至天下。老子自問自答,為何如此肯定修道次第可踏實成就?謂:「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此乃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也。
留言列表